噤若寒蝉:
- 发布时间: 2012-11-05 14:20
所属类别: 成语故事
介绍: 噤:不作声;寒蝉:深秋的知了、鸣蝉。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。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。中含贬意。蝉嘶于夏秋,不久即死。古人不察,以为蝉到寒天,不能发声。
出处:这个成语出自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。
东汉末年,有个文人叫杜密,刚正不阿,他任太守等职期间,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,他执法严明,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,有罪必惩。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。
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,经常拜会颍川郡守、县令,畅谈天下大事。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,与他迥然相反,闭门谢客。 ,
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:“刘胜清高,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,他都拒绝了。”
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,提醒他出来做官,直言道:“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。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,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,明哲保身,一声不吭,就像冷天的知了(‘自同寒蝉’),实乃当世之罪人;而我与他相反,让你赏善惩恶,为你尽微薄之力。” ,
噤:闭口不作声。“噤若寒蝉”原意是像冷天的知了那样一声不吭。形容不敢作声。含贬意。
反反复复妇女节 评论:2015-06-25
666666 评论:2015-04-25
额 评论:2015-02-07
“ 评论:2015-01-06
“ 评论:2015-01-06
“ 评论:2015-01-06
是呀噶委托人 评论:2014-12-04
123 评论:2013-06-12
还可以
